情緒管理的方法和技巧(3)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6-13 08:41:34
有效治標:消除、配合、運用。
有效治本:改變本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提升本能處理事情的能力;修正本人的身份;
處理他人的情緒:
傳統無效:
“交換”——就是對有情緒的人提供一些他追求的價值,讓這個人拋開情緒,例如“不要哭了,我給你買……”或者“不要不開心了,我帶你去吃……”這份交換,因為沒有針對引發情緒的事情做過什么,所以只有短暫的轉移效果,過后情緒又會回來,其實,這也是“逃避”的招數而已;
“懲罰”——認為負面情緒是不好的東西,是不應該有的。誰有負面情緒就是他的錯,應該受到懲罰,所以對有情緒的人說的話里面充滿懲罰的文字,例如:“你老是……!再……就揍你!”或者“跟你說話就生氣,我們還是不說了。”這樣的人不能溝通,最常用的懲罰對方的武器之一,使陷入情緒的人更受到隔離和孤獨,更跳出來了;
“冷漠”——碰到孩子有情緒求助的時候,叫他們“自己搞定”。例如“這些事,別人幫不了的,還是自己冷靜去想想吧”。這樣的話,使有情緒的人就像墮入了情緒的黑洞一樣,感到十分孤單和無力;
“說教”——是父母在無計可施時最常見的一招,就是對有情緒的人說大量的道理:應該怎樣、什么不對……但對事情的解決,或是情緒的舒緩完全沒有幫助,他們堅持自己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嘴里說的都是無法反駁的東西,但是就沒有提供什么有效可行的辦法。有情緒的人面對這種喋喋不休的人,情緒只會變得更差:“你真是煩死了!”孩子在心里就這么喊。
有效的EQ型處理:
“接受”——就是你注意到孩子有情緒,同時接受這個有這份情緒的孩子。這可以用類似以下的話表達出來:“我看到你有些不開心,愿意跟我談談嗎?”或者“你的樣子糟透了,坐下來告訴我有什么事?”假如你裝作沒有看到他(她)的情緒,或者否定他的情緒,例如“你又鬧情緒了!”“什么事又發脾氣了?”等,你便是在把他推開了。
“分享”——這一步里,最重要的是先分享情緒感受、然后才分享事情本身。他總是先說事情:誰、誰合理、什么事不如意等,你必須把他的注意力遷移到他的情緒感受上,例如“現在你感覺怎樣?”、“原來你受到委屈了。”、“他這樣對待你感到憤怒或者悲傷?”當對方回答是憤怒時,你繼續問:“憤怒的背后是什么?失望或無力感”;不斷地把注意力引向身體感覺或者情緒感覺上,待對方說出大約6個這樣的詞語時,你會發覺對方已經開始平靜下來,或者聲調降低了、身體動作減少了。現在,你可以問對方引起情緒的事情了。當你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你可以進入第三步。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