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05-20 19:00:00 下載試卷 標簽:數學教案 六年級教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一組建筑物與影長的圖片,引導學生比較: 觀察建筑物與它們的影長,你有什么發現? 2.教師提問: 要知道一棵大樹有多高?你有辦法測量嗎? 能不能用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這一問題?(揭示課題) 二、實踐活動 1.量量比比 1.組織學生在太陽光下把幾根同樣長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時測出影長。 2.組織交流,完成下列表格:
1
2
3
4
……
竹竿長
影長
竹竿長與影長的比值
3.引導比較:比較每次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發現? 2.議議做做 1.根據上面測量和計算的結果,推想:一根 3米 長的竹竿,當時直立在地面上的影長是多少? 2.你能根據上面的發現,想辦法測量一棵大樹的高度嗎? 3.組織學生分組去室外測量、計算。 4.討論:在測量竹竿的影長之后,如果過了一段較長的時間,再測量大樹的影長,這樣計算的結果還準確嗎?為什么? 三、課堂總結 師: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作 業 練習冊 板書設
計
執行 情況
與課
后小
結
周次
9 課次(本周第幾課時) 5 授課課題
分數四則混合
教學基本 內容
第80頁的例1、“練一練”,練習十五第1—5題。
教學 目的 和要 求 1、使學生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按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主動體會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并能根據運算律和運算性質進行一些分數的簡便計算。 2、使學生在理解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以及應用運算律進行分數簡便計算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觀察、比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學生在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體會數學學習的嚴謹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教學重點
及難點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及理解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理解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教學方法
及手段
本課設計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入手,利用推移、類比的方法,通過學生自己的嘗試、觀察發現規律。
學法指導
嘗試與教師一同解決問題,積極思考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教學
環節
設計
一、 創設情境。
1、出示教科書第80頁的例題圖。提問:要求“兩種中國結各做18個,一共用彩繩多少米?”這個問題,可以怎樣列式? 要求學生自主列出綜合算式,并盡可能列出不同的綜合算式。 2、集體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 ×18+×18 (+)×18 追問:列式時你是怎么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關分數的算式中,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是運算,統稱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這兩道算式都屬于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教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談話:根據以上計算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經驗,想一想,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你會計算上面這兩道式題嗎? 學生分別計算,并指名板演。 2、提問:這兩道式題的計算結果相等嗎?運算順序呢?第一道算式先算什么?第二道算式呢? 3、小結: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減,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4、做“練一練”第1題。讓學生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然后交流、訂 正。 三、教學把整數的運算律推廣到分數。 1、引導:我們再來仔細觀察例1的兩種解法。比較一下,這兩種解法之間有什么聯系?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你有什么想法? 通過交流明確:整數的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我們在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要恰當地應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 2、做“練一練”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討論分別應用了什么運算律或運算性質? 作 業 1、做練習十第1題。 讓學生按要求直接寫出得數,再集體訂正。 2、做練習十第2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再選擇一兩題要求說說運算順序。 3、做練習十第3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說說每道題分別應用了什么運算律或運算性質。 4、做練習十第4、5題。
學生獨立解答后,指名說說解題思路。
板書設
計
執行 情況
與課
后小
結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