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1-17 19:11:07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務必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學生要獲取科學文化知識,首先要對學習充滿興趣。一旦失去興趣,學生不僅僅會感到學習是一種痛苦,而且學習效率也不會高。
法國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斯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我國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也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對知識的傳授、引導,只有透過學生吸收才會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因此,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用心性。讓學生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誘化出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動機,從而自覺自愿地投入,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學習是一種艱苦復雜的腦力勞動,學生長年累月的學習是很辛苦的。如果沒有興趣來支撐,那的確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幫忙學生克服學習中的畏難情緒和困難,學習起來不僅僅不覺得苦和累,而且會感到其樂無窮。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童年時代就對生物研究具有濃厚的興趣,在采集標本時,為了騰出手來捕捉昆蟲,竟然將甲蟲塞進嘴巴。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在數學研究中到達了如癡如迷、廢寢忘食的境地。古往今來,大凡卓有成效的“大家”“學者”無一不對自己所從事的科研事業充滿濃厚的興趣。
素質教育個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潛力。每個學生的潛能就像取之不盡的寶藏。學生只有濃厚的興趣,才能激起探究性思維,主動開發的潛能,持續活躍的思維狀態,從而點燃創新思維的火花。如果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就會產生倦怠心理,覺得學習枯燥乏味,從而扼殺他們的創新潛力。
實施素質教育,務必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使學生愿學、樂學、善學。兩考過后,學生們對幫忙自己學習的各類資料沒有任何感情,而是進行銷毀。學生如此“仇視”學習,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失敗。學生為什么對學習毫無興趣,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快樂,這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就應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素質教育雖然已經提倡了多年,但直到這天,我們依然沒有走出應試教育的束縛。在“升學率”大棒的指揮下,教育難以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得到應有的發揮。教學資料單一、教學方式陳舊,“題海戰術”、“精英教育”的弊端,學生在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壓力下被動學習,沒有任何樂趣可言了。這些都滋長了學生的厭學情緒。
在倡導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這天,應盡快走出應試教育的陰影,如果短期內尚不能從體制上改變應試教育的評價機制,作為教育工作者,也就應為學生的快樂學習和健康成長竭盡全力。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講究教學藝術,用心投身課改研究,鼓勵學生創新學習、自主學習,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三):
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今的時代是信息化時代,屬于信息化大爆炸的年代,學生所接觸的各種信息不僅僅繁雜而且量大,做為學校這個專門的教育機構就務必把知識分門別類進行篩選地教給學生,還要把學生從社會上各種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誘惑中拉回校園中,這就確定學校不僅僅要抓教育教學,還要重視學生在心理上對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激發。
相關資料》》初中生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關鍵
》》調動學生用心性激活語文課堂氣氛的三種方法……更多》》教學研究
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激發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學習興趣的培養,是使學生把社會和學校向他提出的客觀要求變為自己內在的興趣;學習興趣的激發,是把已經構成的、潛在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來。培養是激發的前提,而在激發學習興趣時,又能進一步加強已有的學習興趣。很多教育措施往往同時兼有培養和激發學習興趣的作用。有關專家對這方面提出了如下幾點推薦:
目的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的需要和興趣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和教育工作的實踐經驗證明,采用生動的、適合學生心理發展水平的教育方式,能夠成功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利用實驗課、實踐課,根據社會上學生感興趣的熱點問題,(如:網游中的中國文化)在課內提出一個學習主題,不給限定,自由發揮討論,讓學生群眾完成,或者組成興趣小組,讓學生各抒己見,然后自己總結提煉出最終的解決辦法。在這類事例中,學校對學生學習的要求,是透過生動、具體而富有感染性的方式提出來的,是比較貼合青少年心理發展特點的,因而更容易使學生理解這種要求,使它轉化成為學習興趣。
透過誘導方式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前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叫一些3~5歲的兒童識字。讀第一課時,有幾個兒童很成功,第二天他們很高興地再來讀這課書。有幾個在第一次失敗了,第二天他們就不用心了。再經過幾回失敗,他們甚至厭惡這個活動,不愿再繼續下去,或者想做別的活動,或者躲著不愿意來了。即使經過稱贊、表揚,他們還是不喜歡這個他們以前失敗過的活動。之后,導師變換方式,加入游戲、討論,甚至情景表演的方式,經過勸誘、鼓勵,才取得了成功,逐漸對識字表現出熱心的態度。所以識字使學生獲得滿足感,愿意繼續學習的一種動力,而克服了困難而獲得成功,讓他對以后的學習興趣就越濃厚更用心。
鼓勵的方式能夠激發非凡的學習動力
在學生對學習取得成功的時候,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給予正確客觀的評價,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就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能夠產生非凡的學習動力。有的研究證明,對學生的學習,贊揚優于批評,而批評又比沒有評價好。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在第一次測驗后,把學生分為成績相等的四組,然后對第一組學生進行贊揚,對第二組學生進行批評,讓第三組學生聽著對一、二組的贊許和批評,第四組學生則與前面三組隔離,對其成績不加任何評價。實驗繼續了五天,結果發現第一組學生的進步比第二組的要快,而第二組則比第三、四組進步快,第四組進步最小;因為贊許能加強學生學習的用心性,而批評則往往使學生注意到自己的缺點,并加以改正,有所進步。在一般狀況下,贊許比批評的效果好,第四組因不作任何評價,學生不了解學習成績的好壞,故進步最小。
把學生其他的興趣轉移到學習上來
教學經驗和有關研究證明:在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狀況下,往往能夠利用學生喜歡游戲或講故事等活動的興趣,把這種興趣轉移到學習上,從而使學生產生對學習興趣。例如,有一位班主任發現班里男孩子們有要做特種兵的理想,她就把學生帶到武警部隊特種大隊跟叔叔們聯誼,看叔叔們表演,看叔叔學習,發現叔叔不僅僅要鍛煉自己的身體,還要了解各種電子信息技術,信息互交,還務必對地理、人文、風土人情有必須的了解,讓學生在學習上產生興趣,從而產生了學好各學科的興趣。
透過提出問題以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如果在教師的啟發下,由他自己去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義、定理和法則,他解決問題的用心性就高。他克服的困難越多、越大,他的學習愈加用心,興趣也會更高。讓學生成立各種課外學習小組活動,為了解決某種問題而進行學習時,提出一個學習的課題,讓學生組成學習攻關小組,但是課題答案不限定一個標準答案,設幾個答案,最后把所有的答案拿出來大家評議,選出大家最滿意的答案,也許這個答案會讓你大吃一驚學生的創造潛力如此非凡。這樣教師就能夠更加有效地培養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從中找到學生的興趣點所在,以便今后因材施教。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在必須時代和社會條件,包括學生自身條件的影響下發展變化的,由于這個發展過程時間比較長,而且影響這個發展過程的因素又十分復雜,所以它常有變化反復的現象,這是很自然的。重要的是讓學校和導師隨時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發展歷程,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促使他們的興趣向正確方向發展,誘導、引導、啟發、鼓勵、贊揚,總之運用一切手段把學生的興趣帶到學習上,最終到達學校教育的目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