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學生情緒轉換六步法(三)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6-20 09:31:02
下面,我們就從認知調控的角度共同探討:高考前20天,情緒轉換六步法。
在進行這項內容前,我們需要回顧一下我上次講過的兩個概念“自動思維”與“核心信念”。什么是自動思維呢?具體來說,人們常常因為不加注意而忽略了認知過程。因此,許多判斷、推理和思維顯得模糊、跳躍,很象一些自動化反應,這就是貝克理論里“自動思維”的含義。通常,自動思維和緊跟其后的情緒緊密相連,有什么樣的自動思維就會跟著什么樣的情緒。自動思維是在潛意識中發生的,對于沒有經過訓練的人,我們意識到的往往是情緒,而不是自動思維。比如曉萍逛街遇到領導,和領導打招呼領導沒理她,曉萍想“領導肯定不是故意的,我們一直相處得很好”于是愉快接著地逛街;而對于一個心理健康有問題的曉萍來說,情況就不一樣了,她想“領導指定是故意不理我,上次年中會他含沙射影地批評我”,她越想越郁悶,沒有心思逛街了。第二個曉萍產生的就是負性自動思維。
核心信念是指什么?核心信念是指人們從童年起對自我、他人以及世界形成的刻板的、普遍的信念中最根深蒂固的那部分。核心信念有正面的和負面的。核心信念中兩種負面的核心信念,可以用11個字概括“我是不可愛的”、“我是無能的”。我們來看這個三角形的山形圖,自動思維是山尖部分,我們稍加覺察就可以辨認感覺到,中間信念是架通自動思維與核心信念的橋梁,山的最底層也就是最核心的部分是核心信念,而這一部分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想法決定活法,思路決定出路。我們家長如何想、我們的孩子如何想決定了孩子在高考時如何發揮!
好,接下來我們就用一個非常焦慮擔心孩子高考失敗的母親的例子來探索一下認知模型的應用。
情境:我的孩子高考失敗;自動思維:我沒有能力教育好孩子,我是無用的人;中間信念:如果我的孩子高考失敗,說明我的能力很差,是個失敗的母親;核心信念:我是個無能的人。罪魁禍首、根在這兒。這樣的認知會給當事人帶來什么樣的反應呢?情緒上:憤怒、傷心、失望、委屈;行為上:指責抱怨孩子,不想見人;生理上:胸悶、頭疼、失眠。通過這樣分析就把潛意識的東西拿到了意識層面,問題的原因就找到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