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那個星期天教學反思
來源:奧數網整理 2021-05-10 20:39:59
那個星期天是史鐵生寫的回憶性的散文,史鐵生是中國著名的作家和散文家。下面給大家介紹部編六年級下冊那個星期天教學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部編六年級下冊那個星期天教學反思1
這節課是《那個星期天》的第二課時。我在環節上采用了“移步換法”的設計。
首先創設情境由剛剛過去的父親節導入,學生對剛發生過的事情感受和印象深刻,很自然的引入課題,激發學生興趣。
接著帶領學生進入“名人吧”了解作者,只有知作者,明內容,才能更好的體驗角色。
進入“拾貝吧”認識一些美麗的貝殼——詞語闖關,復習詞語,檢查預習,為下文的學習掃清障礙。同時把詞語當做“貝殼”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開火車進行詞語闖關,也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
進入“體驗吧”進行角色體驗,體驗在這一天里心情經歷了什么樣的變化,以及學習作者是怎樣在具體細致的敘述中,真實自然的表達內心感受的,此環節讓學生用自己的一雙慧眼把文中的句子找出來,給大家交流、分享,而沒有將大量的句子在課件上展示,是因為不想束縛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自己找,自己說,暢所欲言。特意出示文中有一處的觀察點發生轉換的句子,讓學生站在孩子的視角來觀察和理解。這個地方的設計也是為了突破本課的難點,品析把握文章以孩童視角觀察、感受生活的方式。最后讓學生明白作者是運用了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環境描寫、排比想像等方法真實自然的表達內心感受的,從而突出了重點,達到了教學目的。
進入“談心吧”,站在孩子的立場,把自己當做文中人,把老師當做“母親”,就一些實際問題談自己真實的看法。讓學生感受孩子的失望與無奈,辯證認識母親與孩子溝通中出現的問題。學生一開始談論這個問題時,是片面的,認為她是為了家庭而忽略了孩子。我于是引導:原來這樣做也可以成為一位好母親,那以后當我的孩子想出去時,我就說行行行,等我忙完了就去,但就是不去(笑)。立即有學生發言: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辯證地對母親進行評價,從母親忙碌于家務中脫不開身來評價,她是一位好母親;但從因為孩子小,就不兌現對帶他外出的承諾評價,她不是一位好母親——這樣做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理。(全班同學笑著給他鼓掌!)
最后進入“寫作吧”,學了本文,體會了文章細膩生動的心理描寫,并模仿借鑒。給出四個題目,讓學生自主選擇,采用本課學到的方法進行練習,并口頭描述,達到授人以漁、學以致用的目的。
我認為,高年級的學生每學習一篇文章,不僅要知道作者寫了什么,還要知道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寫的,并且要把學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境界。
這節課的設計和引導方式還有不足之處,有待改進,我會在以后教學中通過再實踐、再反思改進的。
部編六年級下冊那個星期天教學反思2
辯證思考,理解主旨。“辯證理解文中母親的形象,加深對責任與愛的.理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對于母親的形象,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會有爭議。有思想交鋒、思維碰撞的課堂是有活力的課堂。
我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了以下幾點:
1、要根據教材內容思考。學生的思維是發散的,也是漫無目的的,思維碰撞并非信口開河,回答要從文本中找依據。
2、解讀文本要結合作家風格、時代背景。《那個星期天》選自史鐵生的《務虛筆記》,而務虛筆記是史鐵生帶有個人自傳體色彩的小說。這篇文章中母親的形象也自然帶有作家母親本人的影子。
3、學生自身有解讀文本的能力。在品讀文章語句,體驗“我”在那個星期天的情感變化后,學生能理解母親在那個星期天的行為給我的心靈帶來深重的傷害。在讀到母親沒有帶“我”出去的原因是從早忙碌到晚,忙著做家務時,開始有學生表示對母親的行為理解。
關注到母親最后發現“我”在無聲的哭泣時,她的一系列描寫中,學生又讀出了母親發自內心的對“我”的愛。
點擊查看更多:語文輔導
奧數網提醒:
小學數學試題、知識點、學習方法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