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08-29 10:50:41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 四年級上冊 觀潮 第一課時 語文教案
|
課 教學 ( )分鐘 |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讀后釋題 課題《觀潮》的“觀”是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觀:觀看。潮:指錢塘江大潮。觀潮:觀賞錢塘江大潮。)(課件出示3) 2.交流自學字詞的情況。教師檢查、指導。 (1)教師用生字卡片檢查“鹽、屹、昂、頓、鼎、沸、貫、浩、崩、震、霎、余”的讀音,并組詞語。(課件出示4) 字音難點:“崩”在本課讀(bēnɡ),避免讀成(pēnɡ),“震”“霎”為翹舌音,注意讀準確。 (2)書寫“潮、據、堤、闊、盼、滾、頓、逐、漸、堵、猶、崩、震、霎、余” (課件出示5) 字形難點:“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錯寫成“雨”。 ③理解詞義。(課件出示6、7、8) 天下奇觀:奇觀、奇異、少見而又壯觀景象。本課是指錢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見的壯觀的景象。 橫臥:橫躺著。原是表示人的動作的詞語,課文里用來描述錢塘江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樣子,這里把錢塘江比作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連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廣闊。 橫貫:橫著通過去。課文里是說大潮滾滾而來,橫著漫過整個江面。 浩浩蕩蕩:課文里是講大潮滾滾而來,水勢很大的樣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開。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發生在強烈地震的時候,用來形容很響時,便帶有夸張的意味。 人聲鼎沸:形容許多人在一起大聲講話,聲音喧鬧,像開了鍋一樣。 若隱若現:若,好像,仿佛。隱:藏起來,看不見。現,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見。本課指幾座小山在云霧中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又看不清。 余波:本課指潮頭過去后,剩下的波浪。 漫天卷地:本課指遠遠看去,潮水像連著天地卷滾過來。形容聲勢大,來勢猛。 風號浪吼:狂風在號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風浪大,叫聲響。 三、再讀課文,理清段落。 1.先按自然段閱讀,弄清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來之后”劃分段落層次。 2.請按作者觀潮的過程給課文分段:(課件出示9)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紹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來之前,作者觀潮的時間、地點及觀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來之時,作者聽到的聲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過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全文也可分為兩段。(課件出示10)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寫觀潮的經過。
|
【設計意圖: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去開展教師指導,能及時發現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有重點地進行指導,能更有效地鞏固學生對字詞的掌握。】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觀潮的過程給課文分段,并概括大意,可以使學生了解作者的觀察順序,掌握課文的整體脈絡。同時,提供兩種分段方法,提倡學生對課文的多元化理解。】
|
||||
|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分鐘 |
四、合作交流,反饋檢查。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3.繼續搜集有關錢塘江大潮的資料。 |
【設計意圖:通過搜集資料,是學生對錢塘江大潮有了更深的了解。】
|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