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擁有寬容這一人生美德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19 22:06:22
寬容是人的一種美德,學會寬容,孩子將來就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也容易被社會所接納。寬容還表現一個人具有較高的修養水平。這些對孩子將來的成功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家長要培養孩子寬容待人的美德,必須從日常生活、學習中加以注意,抓住每一件可資教育的事情,不斷對孩子進行寬容待人的引導和教育,逐漸使寬容的理念觸入他們性格之中。
下面就是一個家長對孩子進行寬容教育的很好事例:
有一次考試,卷子發下來,小凡發現教師在算分數時,一道題的分數漏掉了,沒有加進去,因此他少得了兩發,本來可以排第三名,現在成了第五名,他很生氣。并對爸爸訴說了心中對老師的粗心大意的不滿。爸爸聽了對小凡說:“老師有那么多卷要批改,難得丟了兩分有什么關系。你不是已經把那道題做對了嗎?實際上你已經得到了那兩分。老師有沒有算進去,這并不影響你對知識的掌握。至于名次這并不重要,所以不必計較。以后有的是機會,你下次考好了,不僅可以得第三名第四名,還可以得第一名呢,你說是不是這樣呀?”小凡聽了爸爸的教導,便心平氣和地去做作業了。下一次果真拿了個滿分,得了第一名。
孩子嫉妒心理強怎么辦?
小凡的父親就是這樣,通過實例,抓住適當時機,幫助孩子學會寬容與平靜地對待他人的過失,這種收獲比那兩分重要得多。
小凡的母親同樣是一位很重視孩子寬容教育的家長。有一次,一位同學不小心,弄壞了小凡的鉛筆盒。小凡很生氣,不再與那同學說話。后來媽媽知道了這件事,便對他說:“這樣的事難免發生,你不是也曾把隔壁小玲的課本弄壞了嗎?那都不是有意的。同學弄壞了你的鉛筆盒,不要計較,自己動手修理一下,不是照樣可以用嗎。”經過媽媽的教育,小凡轉怒為喜,懂得了寬容的道理,并與那位同學和好如初。
因為孩子年幼,經歷有限,他們在學校遇到一些事,往往不知道怎么處理,是否處理得恰當,對他們今后的行為具有示范性質。父母必須十分注意,不使忌妒心理、報復心理等不健康心理,侵襲孩子幼小的心靈。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待人處事,一定要認真考慮和嚴肅對待。
家長一方面要用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原則處事待人,給孩子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每一個人都難免有做錯事的時候,所以人人都應該學會寬容與諒解,能夠對別人寬容諒解是一種美德。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