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萬億元,國家都把錢花在教育的哪些地方了(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2-15 13:12:39
06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
財政性教育經費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教育經費、企業辦學中的企業撥款、校辦產業和社會服務收入用于教育的經費等。
數據顯示,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在1997~2017年間,保持著持續增加的狀態。從2005年起,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開始保持每年千億元的增長速度。其中,2007年,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達到了8280.21億元,比上年多了30個百分點,達到30.43%。
07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
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
盡管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一直處于上漲狀態,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作為衡量一國教育發展水平的指標,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不達標”的。
數據顯示,1997年~2011年,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一直低于4%。但事實上,在1993年我國便制定了《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里面提出“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本世紀末達到百分之四,達到發展中國家八十年代的平均水平。”。
盡管從2012年開始,這一比例一直維持在4%左右,但和其他國家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這一點可以從世界各國的平均水平中看出。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1999年~2015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的世界平均水平就已基本維持在4%,在2015達到了4.81%。
08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
占全國教育經費總支出比例
數據顯示,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全國教育經費總支出比例一直維持在60%到80%之間,這也就意味著,剩下的20%至40%的經費支出需要靠學生和其他收入來承擔,這也是把這個占比專拿出來的意義。
從表中看出,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全國教育經費總支出比例的趨勢是增加的,這除了反映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一直在增加外,也意味著學生和家長的負擔是在減輕。
事實上,得益于2006年中國修訂后的《義務教育法》,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負擔得以大大減輕。《義務教育法》規定,“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學雜費”。從2007年秋季起,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在免交學雜費的同時,還免收教科書費。受益于此,平均每個小學生年減負140元,初中生年減負180元。從2008年秋季,在全國范圍內全部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
因此,我們才會看到,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全國教育經費總支出比例從60%升至70%,用了長達10年的時間,而從70%到80%僅用了4年。
注:
1.為與《預算法》表述保持一致,從2017年起,將“公共財政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修改為“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將“公共財政教育經費”修改為“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將“生均公共財政預算教育事業費”修改為“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費”;將“生均公共財政預算公用經費”修改為“生均一般公共預算公用經費”。
2.以上所涉及的全國性統計數據,均不包括臺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