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資源?性格培養才是王道(一)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6-14 13:15:56
小舒說:
我時不時會因為周圍的朋友送孩子去了“玩中學”的學前班、興趣班而感到短暫的焦慮,總擔心自己沒有捕捉到孩子的什么“學習敏感期”,沒有教好她,而讓她入學時跟不上進度,沒有信心,感到自卑……我是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常常會想象出最糟糕的情況,然后想辦法去避免、化解,開解自己。我就想,讓妞妞成為一個快樂的孩子,我該怎么做呢?
相比之下,我老公總是很放松。一副對自己的基因很有信心的樣子:你放心,我們的女兒,不會傻。這些根本不用教,要是需要教,那你教了也沒用。
他就是我雞娃焦慮癥的解藥。
剛好又看到小樂博士的這篇讀書筆記,從研究證據的角度回答了我的問題:不用關注孩子會認多少字、數多少數,性格培養更重要。
更多科學又有趣的教育養育理論分享,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成長合作社] 。
孩子如何成功?
和你想的一樣,又不太一樣
比起往孩子的頭腦里塞信息,性格養成更重要;高壓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更難集中注意力,難以從挫敗中恢復,好消息是,愛可以給孩子成長的力量!
《性格的力量:勇氣、好奇心、樂觀精神與孩子的未來》(How Children Succeed: Grit, Curiosity, and the Hidden Power of Character)(以下簡稱“性格的力量”)是一本好書,而且有中文版。
初看書名,以為這是一本教父母如何養育出“成功”孩子的書。其實,正如書名所表達的那樣,這本書的重點在于揭示性格對孩子成長的巨大作用。結論也很清晰,對長期成功而言,性格或者說品質比智力因素更重要。
性格決定成功,聽著很雞湯,不過這可不是營銷號用高壓鍋煲的,本書的結論基于嚴肅的科學試驗和權威研究。
《性格的力量》的作者Paul Tough是一位記者,長期為《紐約時報雜志》、《紐約客》、《大西洋月刊》等媒體撰稿,專注于兒童、教育、貧困和政治領域的話題。他的這本《性格的力量》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上停留了一年多時間,在亞馬遜上也廣受好評。
△這是作者,很帥有沒有
由于反響很好,作者又在2016年出版了《幫孩子走向成功:什么辦法奏效、為什么》(Helping Children Succeed: What Works and Why)。 這兩本書像一個系列,前者指出了性格對成功的重要性,后者則著重講述如何去培養這些性格。
由于兩本書有內在聯系,本來想一次都分享出來,結果越寫越發現好東西太多,有必要分個上下篇,所以先說第一本。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