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 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 正文
2013-12-20 13:20:50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學論文 教學策略
人教版教科書,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個學習伙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己,另一個就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學習伙伴。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伙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在“語文園地一”由這樣的對話:
小林:我發現作者用三個相同的句式描寫了漓江水‘靜、清、綠’的特點。
小東:用相同的句式描寫一個事物,在這組課文里還有一些呢!……
小林:我覺得這樣寫……
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我的發現”體會編者列出的方法,更可以有自己的發現,可以發現更多的語文學習方法。
4.學生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別人有的感覺我有沒有呢?別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書的編者就是用這樣的閱讀提示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環境,給學生一個心靈的啟示,讓學生去問問自己。“為什么說這個時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呢?”(《5、中彩那天》)就是呀,如果是我,能體會到“富有”嗎?“我真想去看看這道獨特而美麗的風景”(《21、鄉下人家》)真的到了那個地方,我能注意到這樣的風景嗎?我能感受到這種風景的獨特嗎?
教科書通過具體的語言,為學生營造了學習環境。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啟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三、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著內在的規定性,往往決定著教師的執教方式,決定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語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通過幾篇文章的閱讀就達到語文學習的目的。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摸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律。
人教版教科書有著自己的教科書話語表述系統,這是不同于教師教學的話語系統,同時又指導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而言,學生容易接受的是親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語言。人教版教科書在這一點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設計,給學生更多關注,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表現在語文學科中,應該是什么樣的呢?人教版教科書給出了很好的答案。每個單元前都有“導語”,課與課之間有“鏈接語”,精讀課文中“泡泡語”,有的導入學習活動,有的指導學習活動,有的提出學習目標,有的提示學習方式,能引導學生自己閱讀。教科書努力把對學習的指導隱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畫腳的說教,而是和風細雨的點撥。
“讓我們閱讀本組課文,留心人物外貌動作等方面的描寫,和同學交流從故事中獲得的啟示。”(第七組“導語”)提示了學習方式──閱讀和交流;提示了學習重點──注意外貌動作描寫;提示了學習目標──獲得啟示。“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實奇妙無比,引人入勝。北國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七月的天山》“鏈接語”)從上一篇文章的閱讀引向本文的閱讀,提示了學習要求──抓住景物特點,積累語言。
每一課后的練習文本更是引導學生學習的重要形式。“我們讀讀下面的句子,體會體會帶點的詞語,再寫下來。”“課文中有些句子含著一定的意思,如,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讓我們找出類似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這樣的課后練習,引導學生體會“詞語”“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通過體會詞句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感受用詞用句的準確,領會表達方法,進而學習表達。
“根據我的經驗,平時多動筆對提高習作水平很有好處。”是“我的發現”中的內容,其中還有留心觀察,多讀課外書等……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發現更多的學習方式。教材編者把學習的重點導向對語言形式的揣摩,學生學習語文就不會只停留在理解內容的層面上。
教科書通過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學生應該逐步建構起這樣的語文學習過程:
這個學習過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讀課文和相互交流為基礎,欣賞語言對文章內容及表現形式進行評價,同時獲得審美體驗。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領悟表達。理解內容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學會表達是語文學習的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產生問題、解決問題。也就是說語文學習包含的兩條線,或者說一種學習的兩個方面,教科書都已經考慮到了。
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會慢慢學會學習。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