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大化改新(2)
來源:世界上下五千年 2009-06-19 20:08:22
蘇我稻目于555年在吉備五郡設立過屯倉,但部民逃跑的很多。后來他試用了編制戶籍的辦法,取得了良好效果,部民很少逃跑。這種作法得到了天皇的獎賞。采用建立戶籍的辦法,使過去以部為單位受奴役的田部民,變成以戶為單位的小生產者。這些小生產者直接向國家交納年貢,實際上成了自由的國家農民。但是改革的主張遭到了朝廷中頑固勢力的反對。物部氏的物部尾輿是掌管軍事的大貴族,他極力維護舊有的統治方式。引起雙方直接沖突的事件是佛教信仰問題。522年,百濟王獻給日本佛像和佛經。在朝廷上,欽明天皇詢問群臣可否崇拜佛教。稻目主張崇拜佛教,以佛教來統一全國的思想,尾輿堅決反對,認為佛教會給日本帶來災難,不如仍然崇拜原來各個氏族的神。半個世紀之后,兩個對立的勢力再次交鋒。587年,用明天皇死,因皇位繼承問題,稻目之子蘇我馬子和尾輿之子物部守屋進行了決戰。在衣折戰役中,物部氏被打敗。蘇我馬子控制了朝廷。先是立泊瀨天皇,后又在592年擁立自己的外甥女為推古天皇。593年,推古天皇立用明天皇的遺子廄戶為太子,臨朝攝政,即圣德太子(574—622年)。
圣德太子對中國文化極為了解,欣賞中國的大一統國家體制。極力主張加強皇權,并積極準備改革。603—604年,進行了“推古改革”,先后制定了冠位十二階和憲法十七條。冠位十二階按才能和功績授予個人,是非世襲的官位,排擠了那些世襲的貴族,使天皇的權力增大,同時使國家的政府官僚體制有了雛形。憲法十七條,用以中國儒家三綱五常為主的思想規定了日本臣民的行為守則。其中明確規定,“國非二君,民無兩主,率土兆民,以王為主”。憲法中還主張以和為貴,減少階級對立。
594年,由天皇下詔,提倡佛教,為了提高日本的國際地位,圣德太子在與中國加強來往的同時,不再以臣相稱,而是采取了對等的稱呼。他還向中國派遣大批留學生。但是圣德太子的改革只是一個準備,并沒大力推廣開來,頑固勢力還相當強大。
。叮玻材,在圣德太子死后,蘇我氏害怕進一步的改革損害蘇我氏獨攬朝政,于是殺死了圣德太子的兒子山背大兄皇子,使剛剛開始的改革夭折。但是改革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蘇我氏的專權遭到朝野反對。
645年6月12日,中大兄皇子聯合中臣鐮足等人在接見三韓使者的儀式中,突然發動襲擊,刺殺了蘇我氏的代表人物蘇我入鹿,接著立即在奈良組織軍隊,嚴加防衛。13日,蘇我入鹿的父親走投無路,被迫自殺。14日,革新派人物組成了以改革派人物中大兄皇子、中臣鐮足為核心的集團,廢黜了蘇我氏擁立的天皇,擁立中大兄的舅舅輕王子繼位,稱孝德天皇,并效仿中國的作法,建年號“大化”,遷都難波(今大阪)。
。叮矗赌暾略,新政權頒布了《改新詔書》,并全力向全國貫徹。為了使改革順利進行,新政權在全國各地登記人口和檢查田產。
。罚埃蹦暧职l布了《大寶律令》,使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來。大化革新是個逐步的過程,大約經歷了半個世紀,改革的綱領在實施中也不斷完善和修改。大化革新之后,日本在經濟方面廢除了部民制,建立起封建土地國有制。在政治方面,廢除了貴族的世襲特權,建立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在軍事上,實行征兵制,在京師設立了五衛府,在地方設軍團,所有軍隊一律歸中央統一指揮。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產力,完善了日本的統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從此,日本開始進入封建社會。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