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賀龍
來源:網絡 2009-06-17 16:10:44
一提起“兩把菜刀鬧革命”,人們就會想起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具 有濃厚傳奇色彩的賀龍元帥(1896年—1969年)。他原名文常,字云卿, 1896年 3月22日生于湖南桑植洪家關一戶貧苦農民家庭。少年時曾趕 著騾子近走湘鄂邊,遠走云貴川,馱運鹽巴土產。 1914年參加孫中 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1916年率21名弟兄,帶了幾把菜刀和馬刀,劈 了桑植縣芭茅溪鹽稅局,奪得十幾支步槍,組織農民武裝,打出桑植 縣討袁(世凱)護國民軍旗號,任總指揮。不久編入湖南護國軍,任營 長。
1917年,在長沙曾奉以“正誼社”名義活動的中華革命黨之命, 參加刺殺湖南督軍潭延閻的活動,失敗被捕。釋放后又去刺殺新任督 軍傅良佐,又遭失敗。他認識到搞刺殺不是辦法,乃返回湘西。在慈 利縣同來投奔他的一名壯士各拿一把菜刀干掉知縣的兩名護兵,奪得 兩支步槍,重新組織18個好漢,拉起隊伍,打起湘西援鄂軍第一路游 擊支隊的旗號, 1918年春,在石門縣被編入湘西護法靖國軍,任營 長、團長。這就是名聞遐邇的“兩把菜刀鬧革命”的由來。 1922年 率部入川,駐涪陵,任川東邊防軍警備旅旅長、四川“討賊軍”混成 旅旅長,同依附北洋軍閥吳佩孚的楊森、劉湘部隊作戰。 1923年 9 月,吳佩孚用日本船運軍火從武漢到重慶。賀龍得悉后親自帶人化裝 上船繳獲了這批軍火,用以裝備“討賊軍”,取得反攻重慶的勝利。 1924年他率部返湘,先后任澧州、湘西鎮守使。
1926年起,任國民 革命軍師長,率部參加北伐戰爭,在湖北、河南屢打勝仗,升第二十 軍軍長。 1927年 8月 1日,與周恩來、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南昌起 義,任總指揮,所率第二十軍為起義軍主力之一。 9月,加人中國共 產黨。起義失敗后,與周逸群等經上海、武漢返回湘鄂西發動和領導 武裝斗爭,很快拉起三千人的隊伍。1928年 4月,國民黨軍乘工農革 命軍立足未穩,進犯桑植,工農革命軍遭受第一次挫折,隊伍被打散。 賀龍到慈利和湖北鶴峰組織武裝,隊伍很快恢復至一千余人。 8月, 任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軍長、中共湘西前委書記。
9月奉湖南省委之命 進攻常德,在仙陽遭國民黨軍兩次襲擊,遭受第二次挫折,全軍只剩 下 91人, 72支槍。賀龍一不灰心,二不氣餒,將隊伍轉移至鶴峰走 馬坪進行休整。稍稍恢復后于 1929年 1月攻占鶴蜂,隊伍又發展到 一千余人。 5月進軍桑植,吸取朱毛紅軍經驗,打破敵人數次進剿, 隊伍發展到四千余人,初步形成以鶴峰、桑植為中心的湘鄂邊根據地。 1930年 7月率部至洪湖,與周逸群等領導的第六軍合編為中國工農 紅軍第二軍團,任總指揮兼第二軍軍長。
1931年 6月率紅三軍(由二 軍團改編)至湖北房縣,開辟鄂西北革命根據地。9月重返洪湖。1932 年秋,由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指導,洪湖根據地被國民黨軍占 領,他率部經豫西南、陜南、川鄂邊到湘鄂西開展游擊戰。1933年12 月,政客熊貢卿奉蔣介石之命前來誘降。賀龍向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 報告后,將熊公開處決。 1934年5月,率部進入四川、貴州邊界創建 黔東革命根據地。 1934年 10月,第三軍和由湘贛邊界轉移的第六軍團在川黔邊的 木黃、南腰界等地會師,第三軍恢復第二軍團的番號。賀龍和任弼時 統一指揮二、六軍團。為策應第一方面軍長征,率部開展湘西攻勢, 殲滅和牽制大量敵軍,同時創建湘鄂川黔蘇區,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 會湘鄂川黔分會主席和軍區司令員。
1935年根據遵義會議精神,指揮 所部進行反“圍剿”作戰,先在桑植、永順等地三天打了兩個勝仗, 殲敵兩個旅,由被動轉為主動。隨后在湖北宣恩、忠堡、板栗園等地 殲敵兩個師,俘、斃師長各一,擊破國民黨軍11萬人的“圍剿”,并 乘勝占領石門、津市、澧州、臨澧等地。 1935年 9月,蔣介石調集 130個團的兵力“圍剿”二、六軍團。他和任弼時于11月率部從桑植 出發,轉移到外線,開始長征。在黔滇邊界的烏蒙山區與圍追堵截的 國民黨軍周旋,歷時一個多月,行程千余里,終于突破敵人重圍,于 1936年 4月北渡金沙江,至 7月,在四川甘孜與第四方面軍會師。 此時,奉中共中央電令,將二、六軍團和第三十二軍合編為第二方面 軍,任總指揮。這一期間,對張國燾的分裂主義活動進行了斗爭。隨 后,率部與第四方面軍一起北上, 10月,在寧夏南部的將臺堡同第 一方面軍會師。 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八路軍第一二○師師長,與政委關向應等率 部開赴晉西北抗日前線,在雁門關等地區主動出擊,切斷日軍交通線, 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軍的忻口作戰。
1938年 3月,指揮部隊擊退日偽 軍萬余人對晉西北的進犯,收復寧武、神池、五寨、岢嵐等七個縣, 擴大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12月,奉命率一二○師主力東進冀中, 兼任冀中軍政委員會書記,統一指揮一二○師和冀中三縱隊,打破日 軍多次圍攻,親臨前線,在日軍施放毒氣的情況下,指揮齊會戰斗, 殲敵 700余人。 1939年 8月,奉毛澤東電令,與關向應率部回師晉 察冀,在陳莊戰斗中誘敵深入,予以夾擊,殲日軍一千四百余人。 1939年底,奉命返回晉西北。 1940年 11月,任晉西北軍區(后改為 晉綏軍區)司令員,領導軍民挫敗日偽軍多次“掃蕩”和“蠶食”以 及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的摩擦,鞏固和擴大了晉綏根據地,使其成為中 共中央所在地陜甘寧邊區的屏障。
1942年 6月,任陜甘寧晉綏聯防軍 司令員兼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統一領導陜甘寧和晉綏兩地區的軍 事工作,并領導軍民自力更生,開展大生產,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 渡過抗日戰爭中最艱苦的階段。 1945年 6月,當選為中共第七屆中 央委員。 1945年 8月,率晉綏野戰軍對日偽軍反攻。10月率部北上,協同 晉察冀野戰軍發起綏遠戰役,解放綏東、綏南廣大地區。1946年 7月, 指揮晉北戰役,解放九座縣城。1947年 3月,當國民黨軍向陜北發動 重點進攻時,他指揮聯防軍地方兵團積極配合西北野戰軍作戰,同時, 領導發展后備兵團,鞏固后方,集中人力物力支援解放西北。1949年 底,率第十八兵團等部入四川,協同第二野戰軍發起成都戰役,解放 大西南。 1950年,任西南軍區司令員,領導對國民黨軍起義、投誠 部隊的整編及改造,指揮部隊肅清國民黨殘余和土匪,穩定了西南地 區的局勢。
10月,指揮進藏部隊解放昌都,促進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1954年 6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9月任國 務院副總理。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1956年當選為 中共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59年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1960年 任中央軍委國防工業委員會主任。1964年起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 參與領導人民解放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強調加強政治思 想工作,提倡群眾性的練兵和比武,指導軍工生產。從1952年起兼任 國家體育委員會主任。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受林彪、江青反革 命集團的誣陷,堅貞不屈,1969年 6月 9日被迫害致死。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得到徹底平反。他的主要著作已收入《賀龍軍 事文選》。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