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帶手機上學增多 多數(shù)網友:弊大于利
來源:漢網 文章作者: 2010-04-02 09:52:07
漢網消息上網、聊QQ、玩游戲、查資料……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帶著手機上學,同時,中小學生在校使用手機也顯露出諸多弊端。手機成為繼電腦之后,讓家長和學校頭疼的新問題。有全國人大代表在今年兩會上大聲疾呼:“如果能夠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將是學生成長中的一大幸事!”一時間,中小學
生是否有必要帶手機上學的話題引發(fā)了社會各界的熱議。
記者直擊:高中生帶手機上學最多
王曉(化名)是一名高中生,她所在的班級62名學生中有45名都攜帶手機上學,而且都用手機上網。“更多時候我們是用手機打游戲、看小說、聽歌。”王曉告訴記者,同學們上網所看的新聞大多是些年輕人感興趣的娛樂新聞,不少同學還會特意選擇帶攝像功能的手機,方便自拍。其手機價位也從幾百元到兩千多元不等。多數(shù)同學每月的手機話費二三十元,也有每月用上百元話費的。
記者調查成都部分中小學,小學生在校園使用手機的很少,初中生有一些,大量的還是高中生。學生對手機的需求,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大。
成都樹德中學曾在去年底就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進行過調查,有超過50%的學生帶手機上學,有35%左右的學生使用手機上網。按照用途劃分,排在第一位的是上網、其次是日常聯(lián)絡。而上網目的依次是瀏覽新聞、看小說和聊QQ。該校規(guī)定,學生在上課期間和課間都不能使用手機,但中午休息和下午放學可以使用。成都多數(shù)中學都規(guī)定“有限制地使用手機”。
網絡調查:多數(shù)認為弊大于利
本報聯(lián)合四川在線就此在網上進行了調查,截至3月31日上午11點,超過71.04%的被調查者表示反對中小學生帶手機上學。
有超過38.97%的被調查者認為,“弊大于利,沒有必要為了聯(lián)系方便而接受其他不良影響”。
35.70%的調查參與者認為,如今中小學生帶手機上學是因為把手機當做玩具(游戲、音樂、QQ等),35.70%的被調查者則認為該現(xiàn)象是出于孩子的各種心理,如虛榮、炫耀、攀比、從眾等。
支持方理由
絕大部分持支持態(tài)度者是出于安全的需要,認為孩子帶著手機便于家長及時聯(lián)系。
部分支持者認為,孩子雖小,但也有選擇的權利,帶手機上學屬于個人權利,別人無權干涉。有46.45%參與網絡調查者認為“利大于弊,只要家長、老師和孩子加強溝通,中小學生帶手機上學沒什么不妥。”
反對方理由
事實上,真正把手機當作學習工具的學生很少,大部分擁有手機的中小學生都把它當成了玩具。更有甚者,學生用手機“開發(fā)”的作弊方式讓老師防不勝防。
同時,很多學生把手機當作炫耀的資本,在學校相互攀比。記者了解到有的中學生,一年要換好幾部手機,越來越高級。
許多家長和老師認為,帶手機上學弊大于利。成都猛追灣雙語學校校長李艷說,一些學生在上課、上自習時頻頻使用手機發(fā)短信、玩游戲、拍照等,影響他人聽課也影響自己的學業(yè)。有些學生訂閱或下載低俗甚至黃色短信,有損身心健康;手機屬貴重物品,容易丟失和成為不良人員搶劫、敲詐的目標;手機進入學校會造成學生間的攀比,加重家庭不必要的經濟負擔。
第三方聲音
小學階段應明確禁止使用手機,中學階段可在規(guī)定時間合理使用手機;建議家長在給孩子配備手機前,先簽訂一個“手機協(xié)議”:協(xié)商手機的用途、開關機時間、場所、對象、話費等,作出規(guī)定。成都樹德中學德育處主任文波對此發(fā)表感想:學生帶手機是社會大勢所趨。“一方面我們有硬性規(guī)定,上課時嚴禁開機,另一方面通過學生會組織各類德育活動,引導同學們綠色上網,合理使用手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