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事業改革發展
來源: 2008-03-06 09:54:05
兩會特別報道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事業改革發展
這五年,教育發展又好又快
□到2007年底,我國“兩基”人口覆蓋率達到99%,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取得初步成果;中等職業學校2007年招生規模達到801萬人,占整個高中階段教育的半壁江山,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已經大體相當。
□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3%。政府切實加強了對高等教育的宏觀調控,適當控制招生增長幅度,相對穩定招生規模。2006年、2007年招生人數增幅已下降到6%、5%。
□目前全國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8.5年,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一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年,總人口中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超過7000萬人,位居世界第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勞動力在世界上遙遙領先。
從“兩免一補”政策的實施,到1.5億農村中小學生享受免費義務教育;從職業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到高等教育質量工程的穩步推進;從校園內的學習,到校園外終身學習的“課堂”,在過去的5年間,中國教育走出的每一步都深深烙上了“科學發展”的印跡,走出了一條以理念帶動行動,用行動促進實踐,再用實踐提升理念的良性發展之路。
惠及13億人口,教育發展體現公平性
“現在城鄉學校的差距越來越小,鄉鎮學校也能留住好學生了!”吳昌育到廣東省中山市港口鎮教科文衛辦任職之前,在鎮上的港口中學做過7年校長,對學校的變化有深刻體會。以前,港口鎮屬于沙田地區,由泥沙沖擊而成,到市區要坐4次擺渡。他剛當校長那會兒,港口中學的校舍都是1957年建的平房,2005年,政府出資3000萬元重建成了現在占地120畝的新校園。如今在校生有2500人,教師有138人,吳昌育不時回學?纯,感受這翻天覆地的變化。
“教育資源惠及更廣大人口”“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制度化地關注弱勢群體受教育權利”,這是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談松華對過去5年間我國教育事業全面發展給出的判斷!鞍凑湛茖W發展觀的要求,要實現教育全面發展就要惠及13億人口,讓所有受教育人群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在談松華看來,2005年首先在592個國家重點貧困縣實施的“兩免一補”政策,從2006年開始將實施范圍擴大到西部農村和部分中部農村地區,直至2007年春季開學在全國農村全面實施,惠及1.5億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這從制度上對免費義務教育給予保障,體現出一種更加公平、更加均衡、更加全面的教育發展思路。
以西部地區“兩基”攻堅和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為主要標志,在過去5年間,我國義務教育邁進了全面普及的歷史新階段。西部地區“兩基”人口覆蓋率從2003年的77%提高到2007年的98%。國家財政投入數百億元資金,建設7000多所寄宿制學校,支持數以萬計的學校改造危房和生活設施,200多萬名新增寄宿生從此告別了上學途中的翻山越嶺、長途跋涉。“教育的發展不僅是總量上的增長,而且是以人為本的,要給所有人以公平的機會。這些年政府把更多精力放在教育機會的公平、教育發展的均衡上,政策走向真正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全面發展內涵!闭勊扇A說。
從過去的教師隊伍一窮二白、教師培訓難上“檔次”,到今天“國家農村教師特崗計劃”將教師一個個補充進來,藏語和蒙語課程有聲有色地開展起來,青海省海宴縣民族完全中學校長蘆顯明臉上洋溢著幸福。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實施兩年的“特崗計劃”共完成3.27萬名特崗教師的招聘工作,為近400個西部“兩基”攻堅縣、少數民族縣的4000多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輸入了新鮮血液。特崗計劃只是區域教育全面、均衡發展的一個縮影,5年間,中央用于教育的投入堅持向農村地區、中西部地區、邊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傾斜,加強了東部對中西部、城市對農村的教育對口支援工作,使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教育面貌的變革駛上快車道,一個關鍵詞貫穿始終——教育優先發展。
“教育優先發展在海南并不是一個口號!”5年間,全省預算內教育經費總投入114.56億元,僅2006年投入就比2002年增加12.5億元,讓全國政協委員、海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史貽云見證了“小財政”辦“大教育”的壯舉。史貽云說,在國家優先發展教育的政策推動下,海南教育做了多年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案骷壵鸭訌姳∪鯇W校建設、促進教育公平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合理調配教育資源,逐步提升薄弱學校的辦學水平。去年9月對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實行績效工資制度,計劃用3年時間實現市縣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年人均崗位績效工資達3600元!”
質效觀滲透各級各類教育,教育發展凸現協調脈絡
“國家大力支持職業教育這個政策實在是太好了!”全國人大代表李海燕創辦的河南周口海燕職業中專,雖說現在是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但也經歷過被人忽視、甚至輕視的艱難,但這5年來,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大力推進,讓她挺直了腰桿。“現在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絕不是停留在口頭上的,職業學校要建實訓基地,國家給予資金支持;要建實驗樓、教學樓,國家也給支持;去年秋季開學始,每年還資助貧困中職生1500塊錢,解決了大問題!”李海燕坦言,她所在的周口地區是名副其實的貧困地區,不僅有鹿邑縣、淮陽縣兩個國家級貧困縣,僅國家級重點扶貧鄉村就有1118個。在當地,入讀職業學校,實在是“企業有需求、學生有需求”,現在國家政策好了,路也越走越順暢。“現在學校生源爆滿,僅中專班,5年間就增加了2000多人!”李海燕興奮地說。
2005年和2006年,每年擴招100萬人,到2007年再擴招50萬人,實現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規模2000萬人。目前,我國國民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8.5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中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不僅使我國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比例趨于合理,實現了大體相當,而且使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大幅度提升,2006年,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9.2%,比2002年提高16.4個百分點,為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礎,實現了我國宏觀教育結構的深刻變革。
“當教育總量不能滿足社會需求時,要適當加強規模的發展;而當規模迅速擴展后的結構、質量、效益并不能滿足社會需要的情況下,就需要調整結構,同時提高質量和效益!闭勊扇A對教育發展中規模、結構、質量、效益之間關系的理解,恰好印證了5年間我國教育協調發展的思路和做法。從包括“國家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工程”在內的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素質教育在基礎教育領域的積極推進,到高等教育質量工程、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對結構、質量、效益的關注,無不貫穿于教育規模的發展進程中。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副校長謝維和認為,從整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來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和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過去只是小部分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狀況,中國高等教育的基本結構也正在逐漸適應這個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要求。“就不同地區高等教育的規模而言,在大眾化過程中,進一步完善了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適應性,高等教育機會在不同地區的分布也呈現出一種進一步公平與合理的走向!敝x維和說,其中一些重點大學和學科還通過“211工程”和“985工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內涵式發展。
從關注學科成績,到關注“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中國教育在過去幾年間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人才培養模式變革,隨之而來的是趨向內核的教育發展脈絡!皬倪^去這5年來講,教育發展環境開始有所調整,更加關注質量和效益!闭勊扇A說。
構筑終身學習體系,教育發展展開可持續藍圖
一入夜,浙江省義烏市市民大學的教室里便映出點點燈光。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家仿真花廠打工的吳芬萍,熟練地收發電子郵件接受客戶訂貨,還用上了即時聊天工具QQ。近年來,依托國際商貿城這一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費品流通、展示中心,義烏市在快速崛起的同時,也吸引了100萬外來人員。依托市民大學,利用中小學現有的設施設備資源開展免費培訓教育,邁出了義烏這個商業氛圍濃厚的縣級市構建終身學習體系的第一步。
“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對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完善提出了要求,從長遠上來說,更應該朝構建終身學習體系的方向發展!闭勊扇A認為,突破單一的學歷教育模式,倡導全民學習、終身學習,本身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的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教育訴求。
黨的十七大報告,將“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作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提出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既要考慮包括各級各類教育在內的國民教育體系自身的持續協調發展,更要考慮教育與經濟社會的持續協調發展。
在過去的5年間,教育與經濟社會相適應的可持續發展藍圖已初露端倪:2001年到2006年,全國共掃除青壯年文盲1136.3萬人,青壯年文盲率進一步下降到3.58%;圍繞“國家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全國教育系統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農民工培訓超過3500萬人次,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超過6000萬人次;面向初高中畢業生、城鎮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和社區居民,積極發展成人教育、繼續教育和社區教育,大力開展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全國企業職工年培訓規模達到9100萬人次;遍及全國農村學校的遠程教育網絡基本形成,配備教學光盤設備35萬余套、衛星教學收視系統19萬余套、計算機教室和多媒體設備3.5萬余套,優質教育資源走進9萬多個農村教學點、18.6萬多所農村小學、3.4萬所農村初中,1億多名農村中小學生通過教育信息化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完善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體系;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一代新人;促進教育與科技創新和經濟建設、文化繁榮和社會進步的緊密結合,為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多知識貢獻……”
回顧中國教育在過去5年間走過的歷程,屢屢見諸文字的這段表述,正在教育發展實踐中變得更具體、更真實,也讓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美好未來越來越近。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